唯有大爱化春风——记我校第四届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韦春教授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王英强审核人:浏览量:发布时间:2012-01-25

唯有大爱化春风

——记我校第四届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韦春教授

现在,自己的每一天都与学生紧密相关,教学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热爱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全部!

——韦春

“教学是我的事业”

   “我热爱教师职业,教学是我的事业”这是韦春老师QQ上开场白的第一句话。韦老师自1982年从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绝缘材料专业毕业至今,已经在教学第一线奋战三十个年头了。“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我从小就向往的职业,从我当教师的第一天起,父亲就告诉我,当一名大学教师难,当好一名大学教师就更难!为了当好这个大学教师,我始终努力着”。三十年来,韦老师也的确在不懈努力,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从助教到教授再到博士生导师。她不断提升着自己,努力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所带毕业生遍及全国并有不少取得不俗成绩,如博士毕业后在山东省科学院工作并成为业务骨干的牟秋红、哇哈哈集团的钟锦标……,为此她感到由衷的欣慰。
   三十年来,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作为博士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的她,科研、行政任务繁重,但她每年都能超额完成教学任务。她一直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2011年出国前,还为本科生讲授《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化学》(双语)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高分子合金》、《高分子液晶》、《高聚物结构与性能》等课程。她教学经验丰富,注重教书育人,注重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不断融入自己在科研上的成就及学科新动态,把握学科前沿。历年来,她所教授的各门课程都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在历次学生评教活动中,课堂效果均被评为优秀,先后荣获广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桂林市女职工标兵等荣誉称号,2011年底又获得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殊荣。

亦师亦友共奋进

   韦老师特别注重团队合作,常常给青年教师强调1+1﹥2的道理。在整个材料学院,都能感觉到一种积极向上、只争朝夕的团队力量。作为材料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的她,有什么事情,总是想在前面,考虑周全,下一步需要干什么,遇到情况怎么处理……在她的带领下,学科建设方面飞快发展:材料学于2003年确定为广西自治区重点学科,2006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得自治区优质专业,2008年“高分子物理”成为自治区精品课程,2011年获得教育厅“高分子复合材料”教育厅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高分子化学”“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成为桂林理工大学精品课程,高分子材料团队成为桂林理工大学教学团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顺利通过教育部博士点授权学科中期检查。目前,材料学院拥有“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广西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材料工程中心”广西区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广西新干法水泥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学与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高分子复合材料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建设载体。
   近5年来,在她的带领下,整个团队的教学、科研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共承担科研项目120余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30多项,在研项目经费共计1600多万元。发表论文74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8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她总是把这一切归功于学校的培养和团队的努力:“桂工这几年是跨越式大发展的机会,学院的发展不能拖学校的后腿,我们也得为学校的发展出一份力。”
   她自己在高聚物共混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特别在剑麻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最近刚当选为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剑麻专业委员会常委,被中国聚合物网站专家学者栏目报道(
http://www.polymer.cn/scholar/scholar186.html)。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及其它项目10余项。近年来在《J.Mater.Sci.Lett》、《J.Appl.Polym.Sci》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40多篇,其中40多篇被SCI、EI、ISTP等检索。先后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主编出版教材1部……
   近年来,材料学院新进了不少年轻人,作为院长的她不但在生活上关心关爱,在教学、科研上也毫不保留地给予极力指导。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她言传身教,使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教师使命感和责任感,还通过结对培养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度过教学关,同时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使他们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针对新进博士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想法,她多次帮他们端正思想,强调教学科研并重,在多次听课查课的同时还给青年教师讲授示范课,手把手地指导他们尽快成长。

   师者父母心

   “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孩子们来上大学不容易,一定要对得起家长,对得起学生,不能误人子弟!”韦春老师的言语中渗透着深深的责任情怀。虽然她是院长,但同学们都习惯称她 “韦老师”,亲切的称呼从来没有改变过。在同学们的眼里,她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只是一位既严厉又可亲的长者:有能力、有魄力,说话风风火火、走路虎虎生风、做事直截了当,没有那么多婉转迂回,但处理每件事都干净利落。总之一句话:学术上严谨,生活上可亲。
   材料化学类专业,除课堂教学外,实验与实习是教学的重要的内容。“每次去实习,韦老师都叮嘱我们带好洗漱用品,防暑防伤药品,就像每次离家出门我妈妈一样”她的学生党晓东说:“但韦老师也有严厉的时候,学术论文都要逐字逐句检查,甚至论文格式的不规范都让我们改了好几遍”。为了一个实验数据或一个实验结果,她经常与同学们一起讨论、研究实验问题,一再强调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实事求是。她的研究生潘冬明清楚地记得韦老师如何教他们撰写学术论文的情景,“记得那次写自己的小论文,写完后满怀信心的拿给韦老师看,第二天被韦老师叫到办公室,然后给我看她给我批的论文,论文里的每一个错误她都用红色标注了出来,不管是语法上面的错误,还是字体、标点符号或者引用文献的格式的错误,她都一一给我批注!我记得最后总共修改了大概有六次吧,韦老师才让我把文章给投出去。虽然自己在修改的过程当中觉得韦老师太严格了,可是当论文几乎是一字不改地就发表了后,才知道韦老师帮我修改的不仅仅是我的论文,还有教会了我对待事情需要严谨的态度。韦老师在我们每两周一次的例行组会上经常教我们如何撰写论文,包括数据图的绘画、文献的格式、语句的通顺等,她都会专门做个PPT然后给我们讲解,甚至会拿出她自己写的已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书来做演示例子。”
   治学严谨的韦老师,待人却和蔼可亲,特别关心学生的生活,每逢传统节日之类的,都会给每一个学生送上亲切的祝福。为了不让学生因为担心自己的经济问题而导致不能专心学习,她都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她认为“能够支持他们一下,或许会改变他们的一生”。“如果当初不是因为韦老师的帮助,我想我很可能就没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了”韦老师的研究生李肖建如是说,这些年来,受到她无偿资助的学生有:牟秋红、于贤宝、牛永亮、李肖建等等。

   “四种能力” 育桃李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韦春老师在传道授业的道路上辛勤探索,耕耘不辍。教学过程中,她善于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向同学们展示知识与科学的魅力,还根据学生培养计划、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要求,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传授给同学们知识的同时,努力给学生指引一个方向,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科学理论体系,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她除教育学生要始终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不断追求思想的深度和理论的高度以外,还认为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学生应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齐头并进;教育学生要学会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要学会尊重,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要学会思考,要善于独立思考,也要善于把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上思考。要有原则,对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一定要坚持。
   近年来,她先后撰写了西部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设置、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等方面的教学教改论文近十篇。主编《有机高分子材料实验教程》一部,主持广西自治区精品课程《高分子物理》,主持自治区教育厅项目“材料与化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主持自治区教育厅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主持广西区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石油化工与高分子材料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主持桂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教学团队”等等。此外,她参加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四种能力”培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获2009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3等奖。

   英伦学习近况

   为加强我校与国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大力促进博士点建设工作,学校于2011年秋派出6名教学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赴英国密德萨斯大学(Middlesex University)进行访学,韦春老师名列其中。作为访学小组组长的她,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不能辜负学校重托,在英国期间,努力涉猎专业知识和先进管理、教学经验,先后到曼彻斯特大学、巴斯大学等访问交流,介绍本校的情况并与同行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为下一步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1年圣诞节、元旦期间,身在万里之外的韦老师的QQ上和邮箱里收到了国内许多师友、学生的祝福,为在异国他乡的她增添了不少温暖,也增添了许多动力,相信她西去取回的“真经”必将对学科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Copyright © 2020-2021 桂林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

电话:5896259(屏风)8985501(雁山)  邮箱:gutzzb@163.com、zzb@glut.edu.cn   地址:桂林市七星区建干路12号行政楼314室、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街319号行知楼A209室